近日,白巖松又火了!白巖松提到中國大陸年輕人29歲前買房很神奇,美國、德國、日本、英國都做不到。此言論迅速被圍觀,有網(wǎng)友表示,白巖松說的很對,中國人家庭觀念很重,有房有家,沒有房子娶不到媳婦。根據(jù)中國今年婚嫁的變遷,此觀點不無道理。
每一個年代,都有自己的印記。不同年代新人的結婚置件有所不同,從一張床到一臺縫紉機、從黑白電視機到彩電,從簡單到奢華,到近年的票子、車子、房子,每代人的婚嫁都有自己的色,婚嫁在中國人十分注重婚嫁,從新中國到改革開放追求個性的,中國人的婚嫁有了很大的變遷:
60年代:簡單嫁妝是品
當時結婚,沒有陪嫁的新娘子比比皆是,有的新娘子會陪嫁幾床鋪蓋,已經(jīng)算好的,陪嫁的有衣柜,是相當有錢的人家。
70年代:“三轉一響”很風光
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加上收音機,合成“三轉一響”。手表要“上海”牌,縫紉機要“蜜蜂”牌、“西湖”牌,自行車要“飛鴿”牌、“”牌。有了這樣的陪嫁,在親朋好友面前才有面子,才風光。
80年代: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家庭建設開始向電氣化邁進,電視機、洗衣機和電冰箱,即便冰箱是單門的,電視機是黑白的,洗衣機是雙缸的,人們的生活也是比蜜甜。那時,如果誰家的柜子上擺上了一臺黑白電視機,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90年代:彩電、影碟機、音響
上世紀9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建立和發(fā)展,人民生活“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彩電、影碟機、音響等生活家電成為人民追逐的婚嫁置品。當時放著碟片聽小虎隊、張學友的歌曲都會讓人羨慕萬分。
近年:票子、車子、房子
跨入新世紀,經(jīng)濟發(fā)展飛速,陪嫁的日用品種類也在不斷地增加,新娘的嫁妝較以往有了新變化,婚禮成本越來越高。“房子、車子、票子”是婚嫁的標準,尤其是房子,更是重中之重。沒有一套像樣的婚房,結婚日期得推一推了。
租房不劃算,和父母住不方便,結婚得買房,有很多網(wǎng)友對此表示很痛苦。如今房價貴得離譜,很多年輕人早早當起了房奴,即使這不是年輕人向往的生活,被生活所逼別無他法,29歲前買房合適嗎?沒有房子生活幸福嗎?在房市場上,并不是所有的好房子都是高價位。
項目價格:2950元/㎡
新動態(tài):1重禮:30套返鄉(xiāng)置業(yè)房源價房;2重禮:返鄉(xiāng)置業(yè)團購新春感恩4888元別優(yōu)惠;3重禮:您返鄉(xiāng)置業(yè)我報銷路費,高2000元;4重禮:來送價值288元新年鴻運大禮包一份;5重禮:憑返鄉(xiāng)車票抽價值2888元年夜飯;6重禮:購房砸金蛋,中大獎!
項目價格:2980元/㎡
新動態(tài):高層住宅價2000元/㎡;0付入住現(xiàn)房另送精裝修;春節(jié)享價2000元/㎡,限10套。
項目價格:2980元/㎡
新動態(tài):農貿市場商鋪公開招商,現(xiàn)蔬菜、水果、肉禽、熟食、干貨、副食、水產(chǎn)等攤位店鋪招商中,10平米柜臺起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