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喬家大院》這部經(jīng)典商戰(zhàn)劇的爆紅,讓我們許多人都見識到,在喬家大院這座堪稱傳奇的四合院里發(fā)生了什么,多少令人拍案叫絕的商業(yè)手段,多少跌宕起伏的故事,多少忠孝禮義的佳話……組成了這個富甲一方大家族發(fā)展變遷的歷史。劇中所闡述的許多商業(yè)思路,為人處世的道與理,信守的家族尊卑禮儀,為不少人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也讓我們見識到,名門望族生活在四合院里的最真實的一面。此劇給予現(xiàn)實中許多商界大亨、成功人士的啟發(fā)是具有相當意義的。
在歷史上,喬家大院——這所聞名于世的四合院,見證了晉商的勤勞與智慧,院中的每方磚、每片瓦、每塊匾都蘊含著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精粹。每個院,每間屋,每扇門都見證了這個豪門巨富家族的一段段奇人軼事。
喬家大院始建于乾隆年間,共有六個大院,二十個小院,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才全部修建完成,喬貴發(fā)為創(chuàng)業(yè)階段,其孫喬致庸為鼎盛階段,直至喬映霞,前后歷經(jīng)200多年屹立不倒。在這座傳奇的四合院里養(yǎng)育了多少商界傳奇,博得天下名聲。
四合院里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供臺”最能體現(xiàn)中華家族文化觀念,作為中國人為仙逝的祖先修繕的靈魂安息之地,在每個國人的心里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祈求先祖庇護家族、保佑子孫、希望氏族長存,也許喬氏家族之所以能夠興盛兩百多年,也與喬家人對于“供臺”的無上尊重密不可分吧。
說起喬家大院喬致庸不得不提,作為喬家最鼎盛階段的第四代大當家,喬致庸被人們尊稱為“亮財神”。他的一生可堪稱傳奇,在家族生意的關(guān)鍵時刻,他棄文從商接手生意,一舉扭轉(zhuǎn)了家族的命運,在他的帶領(lǐng)下,喬氏家族不斷發(fā)展壯大,在中國各地擁有票號、錢莊、當鋪、糧店200多處,資產(chǎn)達到數(shù)千萬兩白銀。已然成為山西晉商的代表。
不知大家考慮過一個細節(jié)沒有,喬致庸之所以棄文從商后,能成就一番驚天偉業(yè),真的僅靠他聰明過人嗎?中華大地人才何其廣博,可為何偏偏就只出了一個喬致庸?其實這里引用一段崔大掌柜對孫茂才所說的話大家就明白了。
“孫茂才你要清楚,不是你成就了喬家,而是喬家成就了你。沒有喬家,你還是賣花生的窮秀才!”
喬致庸與孫茂才很大的不同就在于格局,喬致庸深深地認識到,自己的成功,必然離不開家族物質(zhì)、人脈、口碑的沉淀,只有家族這棵大樹屹立不倒,自己才能博出一番事業(yè),使家族發(fā)展壯大!所以喬致庸為光大門庭,繼續(xù)大興土木,修繕喬家大院,直至光緒中晚期,才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規(guī)模宏大的四合院建筑群。
由此可見喬氏家族之所以能夠博得天下名聲,關(guān)鍵在于他們能夠清晰的認識到,人與家的關(guān)系,只有家族永固,人才能博取成就,故此喬家人200多年間不斷地修繕祖屋、擴建家族合院,或許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喬氏的地位、彰顯喬氏這個名門望族的無盡財富與無上榮光!這份傳承大家族的責任,也只能非合院莫屬?;蛟S也只有這樣的大合院里,才能走出那一位位風華絕代的人物吧!
但富如喬家在歷經(jīng)數(shù)百年后,那一位位商界大能、一摞摞金票地契、那成山的金銀財寶最終也泯沒于時光長河之中,唯有喬家大院——這座充滿傳奇的合院,作為凝固的歷史,將喬家的種種傳奇故事與家族觀念流傳至今,供后人瞻仰??梢哉f,沒有喬家大院的存在,就沒有今天喬家的故事與傳說,甚幸這群合院所在,我們才能在解讀這些建筑的同時,一睹喬家風采。
感嘆之余,我們不禁捫心自問,奔波半生,于這個社會中奮力拼殺,為博得功成身就家財萬貫,這一切也不就是為了自己的父母能老有所依,子女生有所得,自己身有所棲嗎?
但太多的人沉浸于財富的賺取,可最終我們又獲得了什么呢?是自己那價值不菲的豪車名表,還是那銀行卡里數(shù)不盡的數(shù)字金額?從最早的平房到分配房,再從樓梯房到電梯房,這一次次地更換房屋,讓我們勞心傷財之外,我們是否找到了可以長久傳承的房屋?是否尋到了屬于自己家族的藏根之地?我們最終能留給子女的是否像今日的喬家人那樣除了財富之外還有寶貴的家族記憶與氏族值得銘記的傳承。
人這一生,若無一屋為祖,則這一氏族則無根,縱使獲取無盡財富,也是無根之萍,后世子孫何以為傳?不妨學學這喬氏家族,擁一院,藏族之根,縱使不能千秋萬代,也可富過三代,保子孫繁榮,百年之后,雖人已逝,但家族綿長,后代有棲身之所、瞻仰之物、先祖之訓,豈不完滿哉?
樟華九巷汲取中華千年建筑文化精粹,遵循三進禮儀,承襲中式合院規(guī)制,用現(xiàn)代手法重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府制格局,為您奉上最為純粹的國風合院。
—— 樟華九巷 ——
屬于潛江成功人士的國風合院
尋根華夏千年 再現(xiàn)合院風采
文人薈萃 名人故里
歷史中走來 氣質(zhì)中雅致
以“天下第一臺”章華臺為契機
演繹歷史畫卷
重拾中式建筑風骨
散發(fā)傳統(tǒng)人文門邸的中國味
咨詢熱線:0728-6899999
項目地址:潛江市東城大道與紅梅路交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