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各大高校錄取通知書的發(fā)放,一年一度的“謝師宴”又再來臨了。盡管“謝師宴”備受議,但卻也猶如一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依舊年年“開席”。
日前,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xiàn),多個酒店門口都打著“謝師宴”的廣告招牌,花樣層出不窮,還推出了各種套餐,一桌少則幾百,多輒上千。華康酒店工作的人員告訴記者,7、8月是“謝師宴”的高峰期,如今到8月底中午、晚上的時間已經(jīng)預(yù)定滿員了。
“不管孩子考得好不好,這個謝師宴是一定要辦的。”家長陳女士說。陳女士從高考一結(jié)束開始計劃“謝師宴”,不過孩子這次考得不太理想,她在猶豫著要不要請老師參加。在她看來“答謝老師”是個名頭,重要的是“收回成本”。
“孩子要上大學(xué)了,大家都在辦‘謝師宴’,我們也不能不辦,正好借這個機會往回收一收。”在華康大酒店給兒子辦了10桌“謝師宴”的張先生坦承,現(xiàn)在人情紅包多得讓人難以承受,自己辦酒席也算是禮尚往來。
當家長們正計劃著以各種方式“答謝”老師的時候,卻是老師們頭痛的時候。
向陽一中李老師常年帶高考班,他告訴記者,每到高考放榜時,是愁心的時候。多的可以接到5、6場邀請。連番下來,他的身體和精力都有點支透吃不消,但又不好意思不赴宴,怕被家長誤會架子大。
于是在每年的7、8月,盡管疲憊,李老師卻一直在“謝師宴”中游走。他認為這謝師宴,不過是家長的面子工程。學(xué)生們能被心儀的大學(xué)錄取是對老師好的感恩。“如今‘謝師宴’都不再是為了答謝老師,感謝的是家長這些年來的禮性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