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吃林中草,草肥林中雞;雞肥林中土,土壯林中樹;雞是除草雞,草是雞口糧;循環(huán)利用好,生態(tài)又環(huán)保”。昨日,記者在泰豐辦事處園藝村看到,6000多羽翼豐滿、精力旺盛的公雞,有的在樹下覓食,有的飛上枝頭嬉戲、休息,打鳴聲此起彼伏,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里便是教師褚光勤退休后辛苦經營的“養(yǎng)雞場”。
說是養(yǎng)雞場,其實是園藝村的一片桃樹林,面積30畝,用塑料網圍得嚴嚴實實的。一根根竹竿搭在樹與樹間,再用木板、防水油布圍上一圈,這便是公雞夜晚休息的雞舍了。“公雞白天在樹林里到處上躥下跳,到了夜里它們也喜歡睡在桃樹上。”由于桃林為公雞提供了寬敞的“運動場”,公雞的肉質變得更為結實。62歲的褚光勤說:“公雞為桃林滅蟲除害,雞糞經生物菌發(fā)酵后又可以滋養(yǎng)桃林,自從開始養(yǎng)公雞后,買肥料的開銷省了不少,桃樹依然長勢很好。”
談笑間,公雞喂食的時間到了。“咯咯咯,咯咯咯……”隨著褚光勤有節(jié)奏的吆喝聲,他養(yǎng)殖的雞兒仿佛聽到了號令,成群結隊地從四面八方撲過來,吃食的吃食,喝水的喝水。
褚光勤說,2012年他聽說在桃林里養(yǎng)殖公雞既可增加收益,又有利于桃樹生長。于是,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購買了2000多雛雞放養(yǎng)在桃林內。這種雞生長周期長,需喂養(yǎng)7至8個月,吃的是玉米、小麥、豆粕、稻谷、青菜、蟲子,體格健壯、肉質鮮香。去年過年前上市后,賣得很,很多市民聞訊而來,1 個月內2000多公雞被一空。
“這種雞大的點是,一身白色羽毛,生長成熟后會長出些金紅色的毛,非常漂亮,等五個腳趾一長齊可以上市了,味道很是鮮美,一般的雞和它沒法比,凡是吃過的,都有很高的評價。”褚光勤介紹起自家的公雞來滿是溢美之詞。
元旦期間,褚光勤養(yǎng)殖的公雞將開始上市,他希望能賣個滿堂彩,為明年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開個好頭。